皋蘭縣隸屬于蘭州市,地處甘肅中部,位于黃河上游,東鄰白銀市白銀區(qū)和蘭州市榆中縣,南接蘭州市城關區(qū)和安寧區(qū),西連永登縣和西固區(qū),北與白銀市景泰縣接壤。皋蘭縣轄4個鎮(zhèn)?偯娣e1682平方公里,皋蘭縣總人口11.2萬人。
皋蘭自西漢設縣,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,公元前127年首置金城縣,1738年更名為皋蘭縣,至民國一直為甘肅首縣。皋蘭地靈人杰,孕育了一代書杰魏振皆、明御史鄒應龍、象棋大師彭述圣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。皋蘭是“太平鼓之鄉(xiāng)”和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(xiāng)”。2014年,皋蘭縣的什川鎮(zhèn)榮獲“世界第一古梨園”稱號和“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游名鎮(zhèn)”。
【行政區(qū)劃】
皋蘭縣轄8個鎮(zhèn):石洞鎮(zhèn)、什川鎮(zhèn)、水阜鎮(zhèn)、黑石鎮(zhèn)、秦川鎮(zhèn)、中川鎮(zhèn)、西岔鎮(zhèn)、上川鎮(zhèn)
【建置沿革】
皋蘭縣為絲路重鎮(zhèn),隴西要沖。 春秋戰(zhàn)國時為羌戎之地, 秦統(tǒng)一中國后歸秦。 西漢時屬金城郡,首置金城縣。 西魏、北魏與北周時屬子城縣,子城縣為金城郡治所在。 隋初,屬蘭州總管府,廢府復郡后,仍屬金城郡金城縣。 唐屬蘭泉縣,既現(xiàn)蘭州市區(qū)所在,亦為金城郡治。 唐后期與五代時,為吐蕃轄地。 宋、金、元、明均屬蘭州。至清代乾隆三年(1738年),因境內有皋蘭山而更名為皋蘭縣,沿用至今。 清代至民國作為甘肅首縣和省會重鎮(zhèn),幅員遼闊,轄今蘭州、白銀兩市的大部分地區(qū)。 建國初隸屬蘭州市,1951年8月由省直轄。1956年1月劃歸定西專區(qū)。1958年12月撤縣,行政區(qū)域劃歸白銀市。1961年2月,恢復建制,歸白銀市管轄。1963年10月再屬定西專區(qū)。1970年4月重新劃歸蘭州市管轄至今。
【地理環(huán)境】
位置 總面積1682平方公里。東臨白銀市和榆中縣,南接蘭州市區(qū),西連永登縣,北依景泰縣?h城距蘭州、白銀兩城均為45公里。
地貌地形 皋蘭縣地形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(qū),多為黃土梁峁、溝谷和小川臺地等類型,地勢為北高南低、西高東低,呈西北向東南傾斜,山脈多為南北走向,海拔高度在1459.2米—2445.2米之間,相對高差達986米。境內共有0.5公里以上的大小砂、土溝4977條,全長6743.7公里,這是該縣水土流失侵蝕溝的發(fā)源地,溝壑密度2.64公里/平方公里。
氣候 皋蘭縣屬溫帶半干旱氣候,年均氣溫7.2℃,年均降水量266毫米,年均蒸發(fā)量1660毫米,年均日照2768小時,無霜期144天。
水資源 黃河流經皋蘭縣境內,年均流量311億立方米。
【交通運輸】
皋蘭縣毗鄰蘭州中川國際機場、中川鐵路口岸,包蘭鐵路、蘭渝鐵路、蘭州至中川城際鐵路互聯(lián)互通,京藏高速、北繞城快速通道、蘭秦快速通道經緯交錯。鹽什公路、341國道(白銀到新區(qū)段)、109國道改擴建、朱中鐵路等已全面建成通車。
【社會事業(yè)】
教育事業(yè) 高等院校:甘肅警察職業(yè)學院。 皋蘭縣各級各類學?傆78所,其中幼兒園29所,小學34所(含教學點10個),初級中學6所,九年制學校5所,高級中學2所,中等職業(yè)學校1所,教師進修學校1所。在校學生16481人,其中幼兒園3870人(包括小學附設幼兒園237人),小學6901人,初中3429人,高中2281人。
文化事業(yè) 三級館:皋蘭縣文化館(皋蘭縣文化藝術發(fā)展中心)。 [16]國家三級圖書館:皋蘭縣圖書館。 皋蘭縣開展“三下鄉(xiāng)”活動8場次,送戲下鄉(xiāng)活動39場次;建成社區(qū)圖書閱覽室2個,文化活動室2個,改造文化廣場2個,建成全民健身活動中心3處。
醫(yī)療衛(wèi)生 皋蘭縣共有各級各類醫(yī)療衛(wèi)生機構79個,其中:縣級綜合醫(yī)院、中醫(yī)醫(yī)院、婦幼保健院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、衛(wèi)生監(jiān)督所各1個,鄉(xiāng)鎮(zhèn)衛(wèi)生院6個,標準化村衛(wèi)生室57個,醫(yī)療點8個,社區(qū)衛(wèi)生服務站3個。全縣醫(yī)療衛(wèi)生機構共開設床位530張,每千人口擁有床位3.7 張;共有衛(wèi)生技術人員772人,每千人擁有執(zhí)業(yè)(助理)醫(yī)師1.39人、注冊護士2.28人;共有全科醫(yī)生62人,每萬常住人口全科醫(yī)生數(shù)4.2人。
【風景名勝】
五泉山建筑群
五泉山建筑群,位于蘭州城南的皋蘭山北麓五泉山公園內,始建于元代,歷經明、清兩代修葺增建,民國初年定型,遺存24組(座)古建筑,種類豐富,形式多樣,地方特色鮮明,歷史悠久,文化內涵豐富,凝聚蘭州先民生活觀念和精神信仰,因其較高科學、藝術、歷史和社會文化價值,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什川古梨園
什川古梨園,位于甘肅省蘭州市近郊,黃河之濱,有百年以上的古梨樹九千多株,面積達四千畝,被譽為“世界第一古梨園”。 什川古梨樹栽培歷史悠久,自明嘉靖年間,當?shù)毓r仿建水車汲黃河水灌溉田園,開始栽植梨樹,F(xiàn)存古梨樹大多在三百年以上,仍然碩果累累。
石洞寺
石洞寺,位于皋蘭縣城東南部,東倚群山,南臨溪水,北連縣城。元明時稱“石空虎喇”(“虎喇”蒙語意為山),始為當?shù)貤钍霞异簟J此乱郎蕉,同治年間寺廟毀于兵亂。光緒三十三年(1906年)重建。民國二十八年(1936年)改名為石洞寺。
【非物質文化遺產】
蘭州鼓子 蘭州鼓子,蘭州鼓子,又名蘭州鼓子詞、蘭州曲子,簡稱鼓子,是流行于蘭州地區(qū)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,中國曲藝的古老曲種之一。蘭州鼓子以唱為主,曲牌豐富,唱腔優(yōu)美,風格高雅,韻味悠長,嚴格按蘭州方言行腔,鄉(xiāng)土氣息濃厚。 2006年,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蘭州太平鼓 蘭州太平鼓,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,素有“天下第一鼓”之稱,流傳于蘭州、永登、酒泉、張掖、靖遠等地。 蘭州太平鼓呈圓筒形,雙面蒙牛皮,繪有二龍戲珠等圖案,鼓帶較長,可挎在肩上,便于擊打,同時又可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。蘭州太平鼓舞是群舞,有多種表演形式。鼓手在領隊的號令下?lián)翳尠樽啵犘尾粩嘧儞Q。 2006年,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【地方特產】
皋蘭軟兒梨 皋蘭軟兒梨,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特產,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。 皋蘭軟兒梨也叫凍梨、香水梨,每年深秋采摘后,經西北寒冽的冬天糖化、變黑后是皋蘭軟兒梨特有的吃法,成為當?shù)厝罕妵蓝囊坏捞厣朗。軟兒梨新鮮的時候,果肉較硬而味酸,入口有噎嗓子的感覺,經過40多天糖化后果肉發(fā)酵軟化,果味變甜。 2015年7月22日,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部批準對“皋蘭軟兒梨”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。
皋蘭旱砂西瓜 皋蘭旱砂西瓜,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特產,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。 皋蘭旱砂西瓜果實呈橢圓形、圓形,果皮顏色呈深綠、淺綠,帶有墨綠色條紋。皮薄籽少,肉質鮮紅,汁多味甜,為沙瓤,甜美清涼,含糖量高。 2015年7月22日,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部批準對“皋蘭旱砂西瓜”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。
皋蘭禾尚頭小麥 皋蘭禾尚頭小麥,甘肅省皋蘭縣特產,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。 皋蘭禾尚頭小麥具有滑潤爽口、味感純正、面筋強、食用方便、下鍋不爛、吃起來味香耐嚼等特點。民間用皋蘭禾尚頭小麥面粉做“長壽面”,燒制的“燒鍋子”是蘭州地區(qū)人民喜愛的食品。 2015年11月05日,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部批準對“皋蘭禾尚頭小麥”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。
皋蘭紅砂洋芋 皋蘭紅砂洋芋,甘肅省皋蘭縣特產,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。 “皋蘭紅砂洋芋”薯皮鮮亮,表皮為淺土色或淺褐色,大小適中,芽眼淺而少,淀粉和粗蛋白含量較高,營養(yǎng)豐富,通過蒸、煮、烤的洋芋口感沙綿香甜,炒的洋芋口感爽脆。 2015年11月05日,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部批準對“皋蘭紅砂洋芋”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。
【榮譽稱號】
2021年,皋蘭縣榮獲城鄉(xiāng)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。 2022年4月,皋蘭縣入選2021年甘肅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優(yōu)秀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