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府,本名衍圣公府,位于曲阜城中孔廟東側,是孔子嫡氏孫居住的府第。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(公元1055年)宋仁宗賜給孔
子46代孫孔宗愿的封號,這一封號子孫相繼,整整承襲了32代,歷時880年。
衍圣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,宋代時相當于八品官,元代提升為三品,明初是一品文官,后又“班列文官之首”,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,在御道上行走。
孔府占地240畝,共有廳、堂、樓、房463間。九進庭院,三路布局:東路 即東學,建一貫堂、慕恩堂、孔氏家廟及作坊等;西路即西學,有紅萼軒、忠恕堂、安懷堂及花廳等;孔府的主體部分在中路,前為官 衙,有三堂六廳,后為內(nèi)宅,有前上房、前后堂樓、配樓、后六間等,最后為花園。
大門
孔府位于曲阜城的中心,坐北朝南,迎面是一個粉白的大照壁,門前左右兩側,有一對2米多高的圓雕雌雄石獅。紅邊黑漆的大門上鑲嵌著狻猊鋪首,大門正中上方的高懸著藍底金字的“圣府”匾額,門兩旁明柱上,懸掛著一對藍底金字對聯(lián):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,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。這副對聯(lián)相傳是清人紀均的手書。文佳字美,形象地說明了孔府在封建社會中的顯赫地位。這副對聯(lián)口氣之大自不待言,發(fā)人深思的是上聯(lián)“安富尊榮”的富字,下聯(lián)“文章道德”的章字,從上圖可以看出,“富”字上少了一 點,“章”字中多了一筆,意思是說衍圣公官職位列一品,田地萬
畝千頃,自然富貴沒了頂;孔子及其學說“德侔天地、道冠古今”,圣人之家的“禮樂法度”,也就能天地并存,日月同光。
二門
穿過第一進狹長的庭院,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門,俗稱二門。門建于明代,門楣高懸明代詩 人、吏部尚書、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手書“圣人之門”豎匾,下有閥閱承托,門柱有石鼓夾抱。正門左右各有腋門一座,耳房一間。在封建社會,平時只走腋門,正門不開,以示莊嚴。
重光門
入圣人之門,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瓏、別具一格的屏門,此門建于明弘治十六年(1503年),門為木構,四周不與垣墻連屬,獨立院中,類似遮堂門。屏門頂覆灰瓦。門楣因懸明世宗親頒“恩賜重光”匾額,故稱“重光門”。門的四根圓柱下有石鼓夾抱,上面承托著彩繪的屋頂,前后各綴有四個倒垂的木雕貼金花蕾,故又稱“垂花門”。在建筑工藝上很有研究價 值。過去,重光門平時是不開的,每逢孔府大典、皇帝臨幸、宣讀詔旨和舉行重大祭孔禮儀時,才在十三歲。
重光門因獨立院中,把前院和后院隔絕開來,所以 又叫“塞門”。據(jù) 說這樣的塞門一般官司宦人家是無資格建立的,只有封爵的“邦君”才能享受此榮,故《論語·八佾》中有“邦君樹塞門”的記載。重光門兩面三刀側的東西廳房,是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“六部”而設立的六廳。
大堂
過重光門,院中有一片臺基,臺上原有日晷等物,其后便是寬敞的正廳,即孔府大堂。這是當年衍圣公宣讀圣旨接見官員、申飭家法族規(guī)、審理重大案件,以及節(jié)日、壽辰舉行儀式的地文。廳堂5間,進深思3間,灰瓦懸山頂。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葉斗拱,麻葉頭出鋒,座斗斗欹,具有明代風格。大堂中央有一繪流云、八寶暖閣,正中的太師椅上,披鋪一張斑瓓虎皮,椅前狹長高大的紅漆公案上,擺著文房四寶、印盒、簽筒。
大堂正中懸掛著一個“統(tǒng)攝宗姓”匾,上刻清世祖順治六年(公元1649年)諭旨,要衍圣公“統(tǒng)攝宗 姓,督率訓勵,申飭教規(guī),使各凜守禮度,無玷圣門”,規(guī)定了衍圣公在孔氏家族中的種種特權。從唐代 起,朝廷就規(guī)定曲阜縣令由衍圣公兼任,明代以后,規(guī)定由衍圣公保舉孔氏族人兼任。
堂內(nèi)兩旁及后部陳列著正一品爵位的儀仗。如金瓜、朝天鐙、曲槍、雀槍、鉤連槍、更鼓、云牌、龍 旗、鳳旗、虎旗、傘、扇等還有一些象征其封爵和特權的紅底金字官銜牌,如
“襲封衍圣公”、“光祿寺大夫”、“賞戴雙眼花翎”、“紫禁城騎馬”、“奉旨稽查山東全省學務”等,第當衍圣出行時,都有專人執(zhí)掌,以示威嚴。
大堂之后有一通廊與二堂相連,兩堂呈“工”字形。通廊里有一條大長紅漆凳,稱“閣老凳”。據(jù)傳明代權臣嚴嵩被劾將要治罪時,曾到孔府來托其孫女婿衍圣公向皇帝說情,孔府主人未允。此凳系當年嚴閣老坐候之物。
二堂
也叫后廳,是衍圣公會見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試禮學、樂學童生的地方室內(nèi)正中上、下掛著“欽承圣緒”和“詩書禮樂”的大匾,兩旁立著幾塊石碑。其中慈喜太后手書的“壽”字碑、“九桃圖”、“松鶴圖”等,是清光緒二十年(公元1894年),衍圣公孔令貽及其母、其妻專程赴京為慈喜祝壽時賞給的。二堂兩頭的梢間,東為啟事廳,西為伴官廳。
三堂
二堂之后有個不大的庭院兩棵沖天挺拔的蒼檜并列兩旁,6個石雕盆內(nèi)各立一塊奇形怪狀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三堂。三堂也叫退廳是衍圣公接見四品以上官員的地方,也是他們處理家族內(nèi)部糾紛和處罰府內(nèi)仆役的場所此院的東西配房
各有一進院落,東為冊房掌管公府的地畝冊契,內(nèi)為司房掌管公府的總務和財 務;西為書房,為當年公府的文書檔案室。
三堂之后,便是孔府的內(nèi)宅部分,亦稱內(nèi)宅院。有道禁門---內(nèi)宅門與外界相隔。此門戒備森嚴,任何外人不得擅自入內(nèi)。清朝皇帝特賜虎尾棍、燕翅鏜、金頭玉棍三對兵器,由守門人持武器立于門前,有不遵令擅入者“嚴懲不貸”。
內(nèi)宅門
為了保持與外界的聯(lián)系,在內(nèi)宅門專設兩種傳事的差役,一種叫差弁,一種叫內(nèi)傳事都有十幾人,輪番在門旁耳房內(nèi)值班,隨時向外和向內(nèi)傳話。門的西側還有一個露出墻外特制的水槽--石流,府內(nèi)規(guī)定挑水夫不得進入內(nèi)宅,只把水倒入槽內(nèi)隔墻流入內(nèi)宅。
前上房
貪壁正北迎面就是正廳7間,名叫前上房。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親和近支族人的客廳,也是他們舉行家宴和婚喪儀式的主要場所。院內(nèi)東西兩側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樹,每當春夏相交時節(jié),潔白的花朵散發(fā)出陣陣清香,房前有一大月臺,四角放著四個帶鼻的石鼓,是當年府內(nèi)戲班唱戲時扎棚的腳石。清末孔府養(yǎng)著幾十人的戲班子,主人一聲令下,馬上開鑼唱戲。
前上房內(nèi),明間敞亮,正中高懸“宏開慈宇”的大匾,中堂之上,掛有一幅慈禧親筆寫的“壽”字。
室內(nèi)家具精美,文物古玩,琳瑯滿目。東側間,陳列著乾隆皇帝送給孔府的荊根床、椅。桌 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。還有色彩鮮艷、花紋古樸的明代“景泰藍”。梢間中間桌上擺設著一大套滿漢餐具,共同404件。器皿上分別雕有鹿、鴨、魚等,可按其形盛菜,一餐上菜多達190道。長期以來,孔府形成了一種精細獨特的菜肴---孔府菜。各種菜制做講究,取名典雅,如繡球魚翅、珍珠海參、神仙鴨子、詩禮銀杏、玉筆蝦仁等名菜,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。
西里間,為孔子七十六代孫、衍圣公孔令貽簽閱文件的地方,桌上放有文房四 寶,書架上還陳列著儒家經(jīng)書和孔氏家譜。 前上房院的東西兩側各有五間配房,是孔府收藏日用禮器的內(nèi)庫房和管帳室。
前堂樓
穿過前上房,過一道低矮的小門,便進入了前堂樓院。院內(nèi)蒼松挺拔,魚池東西對列,恬靜雅 致,大有步移景遷之感。前堂樓是七間二層樓閣,室內(nèi)陳設布置仍保持著當年的原貌。中間設一銅制暖爐,為當時取暖的用具。東間的“多寶閣”內(nèi),擺設著鳳冠、人參、珊瑚、靈芝、玉雕、牙雕等。里套間為孔子七十六代孫、衍圣公孔令貽夫人陶氏的臥室,再里間是孔令貽兩個女兒的臥室。七十七代孫、衍圣公孔德成14歲時寫的“圣人之心如珠在淵,常人之心如瓢在水”的條幅,原封不動地掛在壁上。
后堂樓
過前后抱廈,進入后堂樓院。后堂樓是二層前出廊 的7間樓房,東西兩側有二層前出廊的配樓各3間。后堂樓是孔子七十七代孫、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。
堂中陳列著孔結婚時的用品,以及當時友人贈送的字畫和禮品。東里間為當時的接待室,擺設著中西結合的家具,里套間是孔德成和夫人孫琪芳的臥室。東墻上的鏡框內(nèi)鑲有孔德成夫婦及兒女的合照,后堂皇樓西邊的兩間是孔德成夫人奶媽的臥室。院內(nèi)的樓是當年府內(nèi)做針線活的地方,西樓是招待內(nèi)客親屬的住宅。后堂樓西邊還有一座樓,為佛堂樓,是衍圣公燒香拜佛的處所。后堂樓之后還有5間正房,叫后五間,舊稱棗槐軒,原是衍圣公讀書的處所,清末成為女傭的住宅。
后花園
孔府花園在孔府內(nèi)宅后院,又名鐵山園。其實鐵山園內(nèi)并無鐵山,只在花園西北隅有幾塊形似山峰的鐵礦石。此石系孔慶容在清嘉慶年間重修花園時移入的,稱天降神三環(huán)路助他修園,他自己從此也以“鐵山園主人”自稱。
花園建于明代弘治十六年(公元1503年),重修擴建孔府時同時修建,由長沙李東陽監(jiān)工設計。
李東陽當時是太子太傅、吏部尚書、華蓋殿大學士、國史總裁,他為什么親自設計。為孔府出這么大力氣呢?因為李東陽的女兒嫁給了孔子六十二代 孫、衍圣公孔聞韶,做了一品公夫人,為了女兒,他才如此大賣力氣,修建花園。在修建完孔府和孔廟后,李東陽曾4次作詩寫賦,勒碑刻銘,記此盛舉。
此次修建之后,到明代嘉靖年間,嚴嵩取代了李東陽的地位,也是太子太傅、吏部尚書、華蓋殿大學士、國史總裁,為當朝首相。他也看中了孔府,把
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孔子六十四代孫、衍圣公孔尚賢為一品夫人。嚴嵩又幫助衍圣公擴建重修孔府和整修花園,從各地名山搬來奇石怪巖,從各地園林移植名花奇草,使得孔儲花園更為可觀。
合傲岱巖松。
孔府花園從李東陽、嚴嵩到乾隆皇帝,前后3次大修,其間還有中修和小修,因此花園越修越大,占地10余畝。其中有山、水、林、曲橋、花塢、水榭、噴泉,還有水中石島、乘涼的花廳、敬花神的石壇、賞月的涼臺、焚香讀書的壇屋。園內(nèi)還有一株近幾年400年的“五君子柏”,一樹五枝,中生一株槐樹,因此又 名“五柏抱槐”,有詩贊曰:五干同枝葉,凌凌可耐冬。聲疑喧虎豹,形欲化虬龍。曲徑陰遮暑,高槐翠減濃。天然君子質(zhì),合傲岱巖松。
【研究價值】
歷史價值
孔府內(nèi)藏有自明嘉靖十三年(1534年)至民國三十七年(1948年)的文書檔案。有大批歷史文物及明清的衣冠等。因而孔府不僅是中國的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而且還于1994年被世界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。
文物價值
孔府保存許多珍貴的文物,歷代封建皇帝為顯示對孔子的尊崇和對孔子嫡孫的優(yōu)渥,不斷給以賞賜。帝后墨寶,御制詩文、儒家典籍、禮器樂器、文房四寶,而孔子嫡孫也留意搜集歷代法物,不斷充實文物庫藏。
孔府收藏大批歷史文物,有“商周十器”,亦稱“十供”,形制古雅,紋飾精美,原為宮廷所藏青銅禮器,清政府于乾隆三十六年(1771年)賞賜孔府?赘收藏金石、陶瓷、竹木、牙雕、玉雕、珍珠、瑪瑙、珊瑚以及元、明、清各代各式衣冠劍履、袍笏器皿,另有歷代名人字畫,其中元代七梁冠為中國國內(nèi)僅有。
建筑價值
孔府仍保持著清末、民國初年的陳設。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,內(nèi)有八寶暖閣、虎皮大圈椅、紅漆公案。公案上有公府大印、令箭令旗等,兩側是儀仗。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貽的住宅和房內(nèi)陳設保存完整。 |